2023年5月24日下午,董恒甫高级中学的师生们欢聚一堂,在五楼大礼堂共同见证了第四届科技节的闭幕式暨学生课题决赛汇报展示的盛大举行。本届科技节以“小项目•大智汇”为主题,历时三个月,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本届科技节以“项目研究”为核心,旨在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学习问题探究的方法,并养成合作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项目的选题、专家的辅导报告、多次的实验与分享、以及班级项目组的展示等环节,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科研经验,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素养。
在决赛的汇报展示环节,经过层层选拔的课题小组逐一亮相。这些课题经过“班级公开初赛、年级审核上报、教导处选拔确认”的严格筛选,最终脱颖而出。每个课题都独具特色,内容充实,富有创新,涵盖了从生态环保到传统文化,从科技应用到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
第一篇章高二(3)班的周明同学带来的《景观鱼对藻的滤食作用——“水华治理方案设计”的实践探究》课题,深入探讨了景观鱼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水华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高二(1)班的胡晓彦和陈纯同学通过《彩绳包装》课题,以“数学建模”的思维展示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高一(1)班的孙宇霖、夏馨雨带来的《对于放置在水中被熏黑的勺子为银白色现象》课题,通过化学反应背后的奥秘,揭示了日常现象中的物理原理,让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高一(2)班的王一一、方欣妍同学带来了《菠菜中铁元素检测与含量的测定》的课题展示,他们通过科学实验揭示了食品中的营养价值,指导同学们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此外,高二(3)班的韦志强同学《电磁辐射的研究总结》的课题展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电磁辐射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旨在提升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第二篇章我们还从古人、语言文化的智慧中汲取营养。高二(4)班的张澜馨、周子卿同学带来了《以苏轼经典散文为主体深品人生之道》的课题展示,他们通过苏轼的散文,引导同学们感悟人生哲理与处世之道。高一(4)班的郭闻沁同学带来了《<红楼梦>人物判词及其命运分析》课题,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多变;高一(2)班的张奕静、黄家栋同学则通过《嘉兴非遗文化价值探究与传承赓续》课题,呼吁大家关注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高一(3)班的张乐扬同学则带来了《英语的俚语和地道表达》的课题展示,他带领大家一起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提升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能力。
第三篇章在信息时代,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二(2)班的陈怡希、丁子章同学则针对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高一(1)班的张粟同学带来了《互联网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利和弊》的课题展示,引发了大家对数字时代影响的深入思考。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也是本次科技节的一大亮点。高一(4)班的陈凝儿同学带来了《steam多媒体课程探索之影视合成》的课题展示,她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意潜力。
在颁奖典礼上,学校对获得“金、银、铜”奖和个人荣誉称号的集体与同学进行了表彰。王村丽校长在总结与致辞中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在科技节中的精彩表现,真正实现了“小项目•大智汇”的理想目标。她鼓励同学们继续发扬“刨根问底、小心求证、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将学校“四求”校风文化发扬光大。
本届科技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也为校园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董恒甫高级中学的师生们将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前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 | 张粟(学生)摄影 | 王菡卿(学生)、李晓坦(学生)图文 | 孙 佳责编 | 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