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恒甫动态 >>校园新闻
学习国学经典,体验非遗魅力 ——“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报道二
发布时间:2024-04-26 15:23:17   发布人:王艳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2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论语》犹如一颗明珠,它以简洁的语言,教给我们生活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陆岩军教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在《论语》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一个多学期以来,恒甫学子跟随陆岩军教授学习《论语》,不仅是对经典的传承,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陆岩军老师曾提起:“《论语》,它是中国的《圣经》”、“不读《论语》,枉费一生”。确实,《论语》是一本巨作,是一部学“做人”的书,更是一本“人生答案之书“,但它并不高高在上,相反,《论语》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很接近。从孩童时,学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年少时,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感觉像与颜回、子路等人同坐,倾听着孔子的教导,思考着他的启示。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产生困惑时,读《论语》总能找到答案,治愈心灵。

  陆教授的授课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学生心头。令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子罕》篇中的一则:“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认为应该杜绝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陆先生对其的阐述一语中的。他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证据,不能随意猜测。不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者不许别人发表意见,这样做非常容易犯错误,引发严重后果。同时,一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应灵活面对。切记,做人不可过于自大,要懂得低调行事,心怀谦卑。”

  美好人格与心灵终究还是我们所向往的。在世事艰难中,最难得的是保留真诚的一颗初心,不论走到多远,从不忘记出发的原点。恒甫学子在《论语》课中,不仅学习到了如何读书,更是学习到了如何“好好生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当你尘满客袍、回首往事,曾经的舟车劳顿,都会抵化一个明媚的春颜。

微信图片_20240508153220.jpg


文字:张粟(学生)


摄影:孙佳


图文:孙佳


责编: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