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动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恒甫动态 >>近期活动
文以载道萦怀袖,书以焕采沁人心——詹丹教授莅临我校开展非遗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3-03-24 14:42:38   发布人:王艳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70

2023年3月17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詹丹教授莅临我校五楼大礼堂为恒甫学子做了题为《<红楼梦>与节日习俗书写》的讲座。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有两套节日体系,宁荣二府里过的是伦理型的节日,大观园里过的是自然型的节日。《红楼梦》提及的许多节日,如端午、中秋、元宵等是全书的骨架,把一个百年望族跌宕起伏的兴衰串联起来,书写出了令人唏嘘慨叹的红楼人物命运,《红楼梦》在循环往复的节庆活动和生活琐事的描写中建构了一个宏大的文本结构。

詹教授根据“四季叙事”的特点,对《红楼梦》的时间框架进行了划分:他认为第1—17回写了12年,第81—120回写了约5年,而第18—52回(35回)、第53—69回(17回)、第70—80回(11回)均写了一年的事情,深刻诠释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天气有四季,人亦有四季。接着詹教授以最长一年为切入点,解锁了《红楼梦》的暗语密码与高妙伏笔。

对于节日习俗书写,他以元宵与中秋两个节日为例,明确了甄家与贾府的盛衰之辨,他还讲解了芒种、端午、瓜果等其他节日,点出了红楼人物心灵冲突与命运起伏。恳切耐心的讲解与风趣幽默的讲话,为恒甫学子《红楼梦》的阅读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即按年月季节节日,并将细节情节嵌入进去。

最后詹教授对这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在礼仪文化背景下,《红楼梦》以形象化的“情”与“真”的人物全新塑造,来对抗传统文化的“礼”与“假”,正因为作者做了“真真假假”的艺术构思,因而他才能创作出一部至今让无数读者仍然痴迷不已的旷世巨著。

讲座后,詹丹教授与语文教师就如何做好整本书阅读的衔接与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座谈,这不仅开阔了我们教师的学科视野,也为之后我们 更好地落实新教材、新课标指点迷津。

微信图片_20230324144727.jpg

微信图片_202303241449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