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火种在校园点燃
Innovation blooms in school
高一(2)班崔清禾同学分享创新大赛成果
Science科技分享会
Tech Exchange
2025 年 4 月 9 日,学校大礼堂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科技分享会。高一(2)班的崔清禾同学带着她在上海市第 38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获奖项目《新冠疫情后上海典型水体中耐氯细菌的污染特征研究》,为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报告。这场分享会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一个前沿的科研课题,更在校园内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
科技探索的火种
The beacon of innovation
报告中,崔清禾同学详细介绍了耐氯细菌的研究背景。她提到,疫情期间大量氯消毒剂的使用虽然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但也可能使微生物产生耐氯特性,而耐氯细菌对水体安全存在潜在风险。这一发现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兴趣,也让大家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
精彩的实验之旅
Science Adventure
在分享研究过程时,崔清禾同学生动地讲述了她如何选取典型水体进行采样、开展实验以及克服困难的经历。她详细介绍了水样采集、余氯测定、稀释涂布、观察计数以及不同温度培养等实验步骤,让同学们对科学研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她的分享不仅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也鼓励了同学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坚持。
热烈的互动交流
Lively Interaction
报告结束后,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问题涉及实验细节、耐氯细菌的风险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多个方面。崔清禾同学耐心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种热烈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报告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让同学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科技创新的激励
这次分享会对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活动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
许多同学表示,崔清禾同学的经历让他们深受启发,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积极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崔清禾同学的分享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相信在这些种子的激励下,会有更多同学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探索中,为学校的科技节的各项活动开展注入新的活力,让科技创新的火种在校园内持续燃烧。
END
图文|韩庆庆(学生)
撰稿|崔清禾(学生)
摄影|曹淳熙(学生)
责编|教导处